2008年11月29日 星期六

讀過研究所之後......(之幾?我忘了)

讀完研究所以後,

不管妳遭受多大打擊,
口試論文被評成一文不值,寫出來的論文像狗屎,文章狗屁不通,沒有參考價值,
不知道為什麼,說類似的台詞,她們很在行,這也算教授們的另一專長,
也有文雅一點的說法,如:「你們寫論文,只不過是讓妳們練習練習,play play」

不管怎樣,妳終於畢業了,可以擺脫教授的連環call,
可是,如果剛好妳是個認真、老實又勤快的研究生,一個教授口中的得意助手,
(在一些人眼中,其實妳是個任勞任怨、天真的傻子,不懂得藉口迴避的傻子)

譬如,像我這樣的人......

那麼,指導教授可能會向妳表示,希望你可以留下來繼續作她的助理,
並以慎重的神態對妳說:
「有些國科會案子還要持續下去,妳要帶領學弟妹跟著作,也好讓她們進入狀況」
講的很好聽,說要妳作team leader,

那我又是怎麼在畢業後擺脫指導教授的?
再說......

所以,很多情況是,學生一畢業,就換了一個號碼,
徹底脫離教授的掌心。


離開了學校,原本自以為寫出了天下一絕的文章,作出了多大的發現,
經過指導教授與口委同心協力的亂槍砲射,幾陣韃閥譏諷,
那本論文,突然變的什麼都不是,從此束之高閣。

但妳依然滿腔熱血,充滿理想抱負,
論文被批評的鳥事已漸漸遺忘,同時不知不覺形成一種人格態度,
那就是妳開始喜歡大肆批判,像當初教授教導妳的,批評妳論文那般;

結果妳以作研究的精神,
朝著妳的公司、制度、作業程序等,在各方面,批判,
提著妳的一套看法,拿出一些還沒有丟失的學過的理論,
如霍桑效應、布魯母認知領域、螺旋課程理論、鐘形曲線自然分佈、信度效度等;
又如研究方法,
像是統計分析方法、個案研究、問卷調查、質性分析、訪談分析等,

如果妳的上位主管聽了妳的想法與批判,認為你是個有理想的員工,未來可期,
那麼,妳很幸運,擁有一個很好的上司;
但如果很不幸,主管沒辦法理解妳的作為,
只要求速食,
是個躁進、輕浮的人;

只看表面結果,不喜歡(或因能力不及,根本不知)妳用作研究的心態,
不知道先把基礎打好、把基本功夫學好,是相當重要的事,
不知道蒐集資料、文獻探討就是寫論文之初該作、也是唯一要作的事,
相當於工作上,首先要先打好基礎的道理一樣。
打好了基礎,就有了基模,往後便能迅速吸收,快速前進。


讀完研究所,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,
事實上,讀研究所本來就是為了研究,那是研究所成立的主要目的,

我很清楚,如果那時不讀,
可能在踏入社會工作之後,永遠一生沒有機會、再沒有勇氣讀了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