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9月10日 星期三

雪山行前

繼上一篇提到的雪山之行。

大夥一塊兒去雪山的日子就要到了,然而就在出發的幾天前,某日......
在msn遇到了同事「怡」。

我說:爬山那天我會比你們多爬一段路
我知道這句話很突兀。

怡:怎麼說??

我:因為我是跌下山谷,再爬上來的。

我多希望,此刻,她能完全的感受到我字裡行間所要傳達給她的激動與失望。

怡突然明白我話中的意思。
因為事發昨日,才過一天,她應該不會這時就忘的一乾二淨。
那件事由我引起,誰叫我心急地向她表明我對她的情意,就像猛然揮手向平靜的湖心丟了一塊大石。

那天,電話那頭,她說她有男朋友,
雖然最近大吵小吵不斷,但畢竟在一起已經三年多了,而且她也年紀不小,
經不起輕意的改變,
也許,如果她現在只有二十歲出頭,她可以馬上和那人分手......
也許,是跟我還不熟......

記得她最後一再地向我傾訴:我最不會處理這種事......

她說話的口氣嬌滴滴的,充滿了委屈,滿腹的可惜。
我想著話中的言外之意,內心的不安與動盪油然而生,像懸念,沈浮在渦漩裡,進退皆不能。

想到即將要與她一塊去爬雪山,原本的迫不及待、滿心期待,一剎那變成百般無奈,絲毫提不起勁。
我所預想的雪山畫面,竟是十里平湖霜滿天,那我便寄情於山水好了,可天地卻給我一片蒼白。

這時,怡丟了一個無奈的表情給我,外加一句:妳還沒想開呦

回說:我已經慢慢的爬起來了啦......
我總是這樣自我解嘲。
心裡卻OS,世間有多少人可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想開;

好吧!
臨去秋波,讓我再做一次說明,再一個就好。我心裡這般想。
這想法有點像數學裡的無窮級數,雖然無窮地一直加下去,但加上去的數字越來越小,最後終究收斂成一個數字。

這時我回過神來,
企圖以更激烈的表達方式,展示我最真的心,
對她說了:我真的只因為妳,才會來爬雪山,如果我騙妳的話,那我乾脆爬山的時候摔下山崖好了。

她很快地回我:發什麼瘋,幹嘛發這種毒誓......

突然我意識到,這種激烈的舉止該適可而止,
立時刻意地轉移了話題:我都跟別人說妳很好......

不該再繼續擾亂她的心情了吧,我想,尤其不該在開開心心去爬山的節骨眼掃興,
那麼,使盡我所剩無幾的一點點的溫柔吧。
於是,我們又像從前那樣,就一般的朋友那樣,繼續的聊。

事發之後到終於要出發上山的那幾天,
我總是盼望故事會有曲折離奇的轉折發生,就像電視常搬演的連戲劇劇情一樣,可我要的結果是急轉直上而不是以悲劇收場(譬如摔到山谷,屍骨無存),很快的,我又明白,這絕對是出於我生性樂觀的想法。
也還好我總有一腔的熱情,與天真的樂觀。

約我一塊爬雪山的就是"怡"
怡問我要不要一起去的當下,我沒多想就答應了,頂多1秒,
或許是答應的太爽快,讓她不敢置信,手拿了些登山活動的介紹刊物給我,
一邊言之鑿鑿地描述冬季去雪山有多麼好玩,鐵定不虛此行;

刊物上竟然還有張照片裡有她,在那張雪山攻頂的大合照裡,她小巧的身影幾乎要被人堆給埋沒了,
她笑得很燦爛,在我的眼裡,周圍的人群彷彿都模糊了,只剩下她笑的像朵雪地裡的向日葵的臉。
我多想親眼目睹這笑臉重現。

我笑著說:這家登山旅行社不會就是妳家開的吧。

我們越談越愉快,我的視線認真地落在那本刊物上,也不時落在她的臉上,
同時職業病地順道審視那本刊物的圖文配置、版式、字體、封面......

那時我心中何止雀躍,簡直就要大鵬展翅,一飛沖天,我很清楚這興奮是來自於「怡」的邀請,
卻沒有多少成分,是源自於雪山本身的誘惑,對此,還要向雪山說聲:對不起。
而這已是我第二次攀登雪山。

我所期待那三天二夜的雪山之旅,就是帶著這樣複雜的心情出發了,
喜悅,竟藏著憂鬱,興奮,卻又掛著落寞。

沒有留言: